GCC Lecture - 青年魯迅與德語「世界文學」
1:30pm - 3:00pm
Room 3494 (Lift 25-26), HKUST

摘要

魯迅「別求新聲於異邦」,依靠域外資源創成其獨具特色的文學與思想,其中德語「世界文學」資源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。由於留學日本,青年魯迅得以置身德語圖書雜志全球流動的網絡中,接觸新鮮的文學出版形態與時新的文學作品。他借助德語世界文學雜志《來自外國語》(Aus fremden Zungen)與「雷克拉姆萬有文庫」(Reclam’s Universal Bibliothek),別出心裁創造出《域外小說集》。一方面,魯迅借鑒《來自外國語》的思想理念、新穎編排、廣博視野與精心設計,移植又轉化了其中蘊含的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辯證關系。另一方面,魯迅從德語世界文學叢書中揀取三篇小說譯成中文,更從中選定《域外小說集》近半數篇目。細讀這些未被翻譯的作品,例如芬蘭作家丕佛林多(Päivärinta)的《荒地》《術人》,可以進一步探究青年魯迅對於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理解。以此為基礎,本講座嘗試辨析德語、日語資源如何分別而又交互地影響青年魯迅。 

講者簡介

崔文東,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助理教授,從事近現代中國文學研究,尤其關注梁啟超、魯迅等文化巨擘。他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哲學博士學位,並曾任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。迄今已在《文學評論》、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》、《漢學研究》、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十數篇,先後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、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傑出青年學者計劃以及優配研究金、香港藝術發展局項目資助,並曾兩度榮膺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(含評判提名獎)。 

When
Where
Room 3494 (Lift 25-26), HKUST
Language
English
Speakers / Performers:
崔文東 教授
香港中文大學
Organizer
Global China Center
RSS